首页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邮储银行:力争早日完成A+H上市 理财子公司拟9月提交开业申请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称“邮储银行”)8月21日在北京和香港两地同时举行业绩发布会,回应了A股IPO进展、理财子公司开业时间、LPR改革影响等问题。谈及“两轨并一轨”对邮储银行的影响,张金良认为,改革将推动国内商业银行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型。

(原标题:邮储银行:力争早日完成A+H上市 理财子公司拟9月提交开业申请)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称“邮储银行”)8月21日在北京和香 港两地同时举行业绩发布会,回应了A股IPO进展、理财子公司开业时间、LPR改革影响等问题。

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关于A股IPO进展的提问时表示:“在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相关工作,力争早日完成国有大行两地上市的‘收官之战’。”

理财子公司有望年内开业

谈及理财子公司筹建进展,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拟于今年9月向监管部门提交该行理财子公司开业申请,并争取于今年内正式开业。

徐学明介绍,目前在邮储银行管理的理财资金中,非标资产占比约10%,在银行同业中较低,转型压力相对较小。下一步非标资产的化解要严格落实银保监会相关规范要求:一是回收;二是回表;三是新发长久期产品来化解。徐学明说:“回表的资产将严格按照表内要求进行,不给表内增加风险。”

在净值转型方面,徐学明表示,近一段时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进一步提速。下一步结合自身的客户结构特点积极推进转型工作。特别在产品体系搭建上,将以固收产品为主,以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为补充,将重点打造几款名片型产品,比如普惠性、养老型、抗通胀型产品。

邮储银行20日公告显示,该行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永续债发行方案,拟发行不超过800亿元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证券。张金良表示,邮储银行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资本高效利用,紧平衡的原则,坚持内外源并举、股债并行的原则来充实资本。资本充足水平一直能支持业务的稳健发展,也定期开展压力测试,未来两年资本压力可控。

新LPR倒逼银行深挖零售“富矿”

近日,业内高度关注的“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靴子落地。

谈及“两轨并一轨”对邮储银行的影响,张金良认为,改革将推动国内商业银行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型。对邮储银行来说,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一方面,邮储银行拥有5.89亿零售客户,是一个很大的“富矿”,利率市场化将倒逼邮储银行深挖这一“富矿”,使其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另一方面,邮储银行长期坚持的零售战略,使邮储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着天然的适应性。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邮储银行以2.55%的净息差水平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拨备前利润增长18.81%,净利润增长14.98%,双双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速;零售银行特色优势持续稳固,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高达61.30%。

“我们对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息差表现和良好的增长性,有充分的信心。”张金良表示,邮储银行将从负债端、资产端、中收端、成本端采取一系列举措。

张金良介绍,在负债端将深挖存款优势,降低资金来源成本。在存款发展上,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不刻意追求存款市场份额,不以规模论英雄,严格控制高成本存款的吸收,多措并举,引导分行重点加大活期、低利率产品营销,降低资金来源成本。

在资产端,邮储银行基于独特的资产负债表,将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居民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存贷比。零售贷款受利率市场化的冲击相对较低,提升零售贷款占比可以改善贷款组合的整体收益率。

在中收端,邮储银行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大中间业务发展。

在成本端,邮储银行将有效管控风险成本和运营成本。一方面,将继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健全信用风险管控体系,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有效控制风险成本。另一方面,将加快科技系统研发及大数据技术应用,通过轻型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网点转型、调整运营成本结构,提高成本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合理控制成本收入比。

“基于邮储银行天然的零售基因、独特的资产负债结构、稳健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息差表现、风险表现和财务表现。”张金良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