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今日焦点 - 正文

招行个人储户破亿

来源:证券时报 2019-01-10 09:00: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内股份行中首个个人储蓄账户数破亿级大关的银行诞生了。 继零售客户数(含信用卡)破亿、两大App用户数破亿之后,招商银行日前创出了其零售业务的第三个“破亿”数据——个人储蓄账户总数破1亿。

(原标题:招行个人储户破亿 “零售之王”开启无卡化时代)

国内股份行中首个个人储蓄账户数破亿级大关的银行诞生了。

继零售客户数(含信用卡)破亿、两大App用户数破亿之后,招商银行日前创出了其零售业务的第三个“破亿”数据——个人储蓄账户总数破1亿。

“账户为王”是银行业不变的主题词。在向零售金融3.0转型的路上,首战告捷的招行提出了更大图谋——消灭银行卡。

个人储户突破1亿关口

坐拥1.25亿零售客户的招行,核心基础客群进一步夯实——个人储蓄账户户数突破1亿规模。储蓄账户是个人资金归集、财富管理、消费理财的核心账户,也是银行吸收存款、财富管理、消费信贷等其他零售业务基础。它属于一级账户,一个客户在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

储蓄账户的规模,直接决定着银行零售客户规模、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等核心指标的扩容速度。在互联网 金融业态分流、线上化加速、网点制约等因素叠加下,股份行储蓄账户数在近几年的增长并不容易。

因此,招行本次个人储蓄用户破亿,在创出其零售业务史上又一里程碑式事件的同时,也刷新了我国股份行在零售客群上的获客业绩。

在多家银行集体加码零售业务投放、零售业务细分指标“黑马”频出的眼下,业界对于招行是否能延续零售高增长态势一直保持高度关注。证券时报记者提取半年报数据发现,事实上招行正在重新发力普通零售客群,构筑更为稳健的零售客户分层架构:截至2018年6月末,招行零售客户数1.1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9.09%;金葵花及以上客户229.5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94%;私人银行客户数7.1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47%。也就是说,招行低、中、高各层零售用户数,均保持了稳健的增速。而在庞大的基数下,招行零售业绩也依然保持着较高速增长,零售总体AUM达到6.63万亿元,增速7.6%。

零售各项指标强劲增长与招行优化考核指标直接相关。2018年年初,招行在银行业首次将MAU(月度活跃用户数量)作为牵引零售金融转型的“北极星”指标。MAU由两部分组成,客户数量及客户活跃度,两者缺一不可。

这种打法透露出招行对App矩阵的战略性看重。目前招行两大App累计用户数已超1.3亿,月活数超7000万,这一数据在国内银行机构中数一数二。

目前招行App已全面放开其他银行卡绑定,这背后的意义是招行正在打破封闭账户体系、转向开放用户体系、延伸获客触角与服务边界。记者了解到,目前非招行卡绑定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在招行内部看来,这使得该行在看似已经到达金字塔顶端的亿级客户数量上方,又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开启“无卡化”时代

在多家银行都用不同细分指标(如信用卡发卡量、私行客户增速、理财/保险销售增速等)强调自身零售“后发优势”的时候,招行作为“零售之王”的危机意识当然更深,也更加回归“客户服务”这一基础逻辑。

“用户现在已经不怎么需要银行卡了,他们其实就需要一台手机。以前我们凭借‘一卡通’消灭存折,现在我们的考虑很简单——消灭银行卡。”招行内部一位零售业务人士对记者说。2018年,招行率先宣布进入网点全面无卡化时代,建立全面对标App时代的话语体系。今年,这也会是招行零售业务的重头戏。

据招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点无卡化改造”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招行全国网点的零售业务,绝大部分可直接使用招商银行App线上办理;其二,必须通过线下渠道办理的业务,客户无需出示招商银行借记卡,直接通过招商银行App扫码,或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加刷脸,来替代银行卡完成业务。

目前招行“网点无卡化”所覆盖的业务包括ATM存取款、可视柜台和柜面办理业务、App取号、客户经理面访、金葵花门禁等,几乎涵盖了目前网点零售客户必须要出示卡片的全部场景。

另据记者了解,为了实现“无卡化”,招行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系统改造,涉及核心业务系统(CMBRun)、可视柜台、ATM、W+、收单平台、App渠道、风控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对接。对此,招行表示,“无卡化”能有效降低客户的时间成本、以及商户和银行的经营成本。

事实上,“无卡化”对银行的科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它意味着银行生物识别、二维码、NFC、支付标记化技术及App应用支付等科技技术必须过硬。这也意味着,招行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倒逼自身在科技实力积累、科技应用场景探索上做出更大努力,保证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客户体验的提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