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8-11 15:45: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国央行发布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质量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就业形势向好,物价基本稳定。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

2018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前瞻性预调微调,适度对冲部分领域出现的信用资源配置不足,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适度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4月、7月三次定向降准, 并搭配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

二是积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工作。通过定向降准,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实施债转股。

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金融支持。会同相关部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四是扩大中期借贷便利和再贷款担保品范围,将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 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等纳入担保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五是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启动金融机构评级工作,加强对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态的监测。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MPA),将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适当调整MPA参数设置,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和符合条件的表外资产回表。

六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在市场力量推动下有升有贬,市场预期总体稳定。

七是及时主动发声,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沟通,6月19日和7月3日,在股市、汇市出现较大波动时,主动发声稳定市场预期。

总体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中枢有所下行,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2018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保持在8%以上,6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0%;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比年初增加9.0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8%。6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97%。6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5.6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166元,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年化波动率为4.0%。

当前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地缘政治、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等加大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换,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在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的条件下,要强化政策统筹协调,进一步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产权保护,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根据形势变化预调微调,注重稳定和引导预期,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主动有序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增强金融业发展活力和韧性。

坚定做好结构性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附:央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预调微调,注重稳定和引导预期,强化政策统筹协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坚定做好结构性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加强前瞻性预调微调,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的平衡。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在充分发挥宏观审慎评估(MPA)逆周期调节作用的同时,适当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是促进结构优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强化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做好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银行债务存量,推动分类协商处置存量债务,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积极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优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做好化解过剩产能金融服务工作。加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绿色金融、物流、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积极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研究起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强化差异化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内部激励,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大小微企业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力度,指导各金融机构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推动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投入降成本目标。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做好科技、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三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进一步督促金融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增强自主合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从提高金融市场深度入手继续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不断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探索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进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加强对金融机构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引导作用,采取有效方式激励约束利率定价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和风险防范,维护公平定价秩序。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为基于实需原则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坚持发展、改革和风险防范并重。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完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

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完善发行、评级等制度建设,健全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促进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准入和信息披露规则统一,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继续稳步有序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支持境外机构在境内市场发行债券及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融资,同时推动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持续推动债券二级市场发展,优化交易、清算、结算等相关安排,完善做市商制度等市场化评价体系建设,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并推动完善会计、审计、税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创造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建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框架,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加快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执法机制,打击市场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债券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平稳发展。

五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持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关系,完善经营授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继续推动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激发县事业部活力,不断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面落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会同有关单位根据改革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抓紧做好健全治理结构、业务范围划分、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后续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能更好地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可持续运营的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政策环境。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相配合,在重视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大幅度放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建立健全公开透明、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六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牵头抓总下,充分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和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积极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稳妥处置各类金融机构风险,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加强预期管理和舆情引导,切实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和外部冲击风险。争取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金融工作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硬约束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