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滚动资讯 - 正文

银行开始清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停发地方政府信用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杜涛 2018-01-0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防控债务风险 银行开始清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在财政部多次处理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之后,金融机构也开始清理与之相关的业务。

近日,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一家国有大行已经开始要求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会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业务,明确“先暂停、后清理、再规范”的处理策略。

记者获悉,其中要求暂停新发地方政府信用业务,并且全面清理存量。

在去年12月28日结束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中,财政部表示,要着力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

在此之前的去年12月23日,审计署公布了《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中提到财政部将严格执行预算法和担保法,坚决刹住无序举债之风,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持谁举债、谁负责,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债务人、债权人依法合理分担风险,积极稳妥处置隐性债务存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财政部要求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要进一步完善地方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大财政约束力度,有效抑制地方不具备还款能力的项目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从严审核把关,严禁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脱离当地财力可能的项目。管控好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 “ 闸门 ”。督促金融机构尽职调查、严格把关,对没有稳定经营性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或没有合法合规抵质押物的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提供融资,严格按商业化原则提供融资。强化中央企业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

财政部还提出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 “ 谁家的孩子谁抱 ”,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 “ 买单 ” 的 “ 幻觉 ”,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 “ 幻觉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依法实现债权人、债务人共担风险,及时有效防止违约风险扩散蔓延。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审慎处置,继续整改违法担保,纠正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鼓励地方政府合法合规增信,防范存量债务资金链断裂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