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滚动资讯 - 正文

银行理财年末效应显现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洋 2016-12-17 10:44: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时值年末,由于年底存款量考核等原因,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末效应”开始显现。各家银行发行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达到4%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而像往常一样打算趁年底购买高收益率理财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年底临近,银行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提高中短期尤其是短期产品收益率,但不排除个别资金紧张的银行会大幅提高其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投资者在提高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可适当关注这类高收益率产品。

美联储如期加息,美元进入强势通道。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对于投资者来说,兑换美元并非万事大吉,聪明的投资者必须为手头的现金寻找合适的理财渠道,以规避贬值风险进而提高投资收益。目前的外币理财方式主要包括,购买外币理财产品、QDII和借道互联网券商投资港股美股。

进入2016年后,受经济下行影响,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向下趋势非常明显,至11月下滑幅度达0.59个百分点。而现金管理型银行理财产品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走势,平均收益率保持在2.96%,领先互联网“宝宝类”产品0.2个百分点。由于银行自有资金相对充裕,资金再募集能力更强,且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兑付情况直接与银行的声誉挂钩,安全性明显更高。因此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受到投资者追捧,截至6月,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达9.67万亿元,市场占比高达36.80%,仅次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本周银行理财产品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幅升高至3.92%,较上周提高0.05%。7天以内的理财产品共有27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3.23%,环比上周提高0.04%;8天至14天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20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2.8%,环比降低0.46%;15天至1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发行13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01%,环比提高0.29%;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是发行主力,共有649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93%,环比提高0.1%;3个月至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共发行498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92%,环比降低0.01%;6个月及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共发行436款,其中6个月至12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274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95%,环比提高0.06%,12个月及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162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92%,与上周一致。

从发行银行类型来看,各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理财产品多来自中小型银行。从收益类型来看,高预期年化收益率类型多属于非保本浮动型。从具体各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产品来看,如交通银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以7%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个月至3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平安银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12.6%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居3个月至6个月期限产品收益率首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