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某券商私募机构部的刘欣(化名)正在“地毯式”地筛选量化对冲私募,准备为他对接的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提供候选名单。据他介绍,该银行正准备成立自己的第二只FOHF(Fund of Hedge Fund,专门投资于对冲基金的母基金),目前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而该行第一只FOHF的规模接近40亿元。
另一家“超级大行”也是他们服务的重要客户。“这家大行的资金目前已到位。之前他们还给华南某大型公募基金专户配过20多亿的资金,让其在市场上寻找优秀的量化投顾,据说他们今年量化方面的投入想做到百亿规模。”他说。
这代表着银行委外资金的一种新动向。量化对冲基金,由于其多品种、多策略的交易模式以及能够对冲的风险属性,在震荡市中受到青睐。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上绝对的“大金主”,银行委外资金也似乎有意避免简单的“一委了之”,更注重委外业务中的“附加值”,意欲提高自身主动管理能力,培养银行的核心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