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滚动资讯 - 正文

从四个角度审视风口浪尖的省联社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作者:刘筱攸 2016-05-23 08:56: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我们以前是改革的产物,现在是改革的对象。”这是安徽省联社办公室主任见到证券时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直接而干脆。这家正因与辖下某农商行的人事拉锯而被关注的机构,其实也知道,自己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

对于任何一个关注资本市场与金融体制构建的人来说,省联社都是一个略显奇葩的存在。跨过法人机构的董事会随意任免高管,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反应是“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可它真实存在,存在于我国金融体制里最基础却又最不受关注的一环。

在这一环里,你很难单纯地用《公司法》来抹杀省联社这一特殊载体的历史价值,及其对推动整个农信系统改制所作的重要贡献。比如,在安徽省联社看来,直到现在,除却一些资产体量已经成规模、业务已经上轨道的农商行,无数身处经济落后地区的农信社,仍旧极度依赖省联社这样一个组织为它们提供业务支撑。

正是基于“防止农商行被商业利益绑架”这样的动机,安徽省联社提出了要构建“坚强的党委会、规范的股东大会、健康的董事会、尽职的经营层、有效的监事会”,并将其定义为“中国特色的农商行治理结构”。“健康的董事会”在其中显得尤为惹眼,安徽省联社对此解释——“农商行要建立安全的治理结构,既要防止内部人控制,又要防止外部人控制。”

以行政干预来使农商行规范健康发展,这是省联社自身的视角。

市场化意识浓厚的股东与其冲突在所难免。有农商行的股东董事发出一连串询问:“你省联社究竟要干什么?论监管可以找银监局,论指导我们有金融办,论自律我们有行业协会。你毫无股权却处处插手董事会,凭什么?”这是股东的视角。

有意思的是监管视角。有银监派出机构对记者直言,他们也都知晓在省联社的“管理”职权下,法人社人事任免所受的掣肘。“但该开的罚单还得开”,因为很多法人社的高管离职或任免程序,是完全未经过现行法规法制的。

还有一个视角,来自于同业。一家大中型股份行的同业金融部高管向记者直言,该行搭建的同业产品交易平台在向农商行营销时,很多农商行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却迟迟未能接入该同业平台。他们直言,自身并没有系统采购自主权。该股份行同业部门只能向省联社营销,因为在绝大多数省份,只要省联社不松口,根本没有农商行敢接入系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