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滚动资讯 - 正文

AMC欲分食银行债转股蛋糕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曹乘瑜 2016-04-12 14:01: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银行不良率上升至2%的数据刚刚发布,一则1万亿规模债转股将用来化解银行不良率的消息迅速传出,但是这一轮债转股主体为银行。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影响资产管理公司和私募基金参与进去,一方面,银行筛选出不良资产进行债转股后,仍然有大量资产目前并没有能力处置,需要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和私募基金可以咨询身份或第三方平台托管的方式来分食蛋糕。

蛋糕巨大

据报道,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

与上一轮债转股不同,之前的债转股主体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他们向银行收购不良资产并处置。但是这一回是由银行作为股权投资主体。不过,研究机构认为,这一回资产管理公司仍然有参与的可能。

华泰证券认为,在新一轮的银行坏账处置进程中AMC的坏账处置经验仍值得商业银行借鉴,另外,由于商业银行对债转股项目可能具有主动选择权,部分放弃采用债转股方式处理的坏账,仍可能通过AMC等传统处理方式解决。

国信证券认为,此次债转股主要针对的是在报表上体现为关注甚至正常类贷款的真实不良贷款,虽然以银行为主导,但对AMC而言更多是差异定位。AMC将致力于对接金融机构加速上升的报表不良处置诉求,回归传统的收购处置业务。伴随行业龙头华融与信达在2015年下半年均开始将业务重心调整回传统业务,AMC将持续充分受益此轮“供给侧”改革,差异化定位,行业业务重心将回归传统处置业务,金融机构处置诉求预计将进一步释放。

海通证券则认为,银行或采用债转股试点与投贷联动试点配合的方式。银行或将成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AMC),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直接承接银行债务。其中,该股权投资基金作为GP(普通合伙人),银行理财资金或类似资管计划作为LP(有限合伙人)。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民间资产管理公司或许以被收购或者合作的方式,参与到银行债转股试点中。

私募和处置服务商摩拳擦掌

以银行作为处置不良债务的主体,对银行来说,既是带来盈利的机会,但是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他们能够抢食债转股蛋糕的切入点。

浙江东融股权投资基金副总经理吴晓琼认为,不良资产处置服务不是一个简单团队就可以复制,银行并没有庞大的团队来做处置,也不会因为目前的商机而快速地组建出一个高效的团队。未来银行有可能将一部分处置工作外包。目前市场上的部分资产管理机构能够对数十家律所的诉讼合作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提供灵活的变通渠道,同时也能优于银行,提供快捷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案。“银行也没拿出有效方案,大家处于观望的态度,我们作为处置服务商也会迎合市场需求,会做出相应的对策和服务需求。”吴晓琼说,“银行一定会把好吃的肉留下,难啃的骨头放弃,但这样其实是一样的,骨头的价值不一样,所以体现出来的价格也会不一样。”

金蝉投资人士认为,私募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参与,一是第三方的角色参与,因为有的企业有多个银行债权人,需要一个公正独立的第三方平台承接债券组合,在企业基本面好转时,协调各方债权人共同进退,“银行自己不能既做裁判,又做选手”。第二种方式则是以咨询业务方式参与。因为银行的投行部缺乏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相关人力积累可能不够,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可以为其设计债转股方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