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滚动资讯 - 正文

季末因素叠加双节效应银行理财收益迎小反弹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苹苹 2015-09-25 08:23: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4.6% 上周投资期限为1个月以内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较前一周上升0.21个百分点

尽管整体仍处于“跌跌不休”的下行通道中,但是,因为季末、月末因素叠加了中秋与国庆的双节效应,9月末的银行理财市场上部分产品出现收益率提升的小反弹现象。业内人士提醒,第四季度我国的货币政策整体宽松态势不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建议偏好稳健理财的投资者抓住当前的机会。

伴随着9月末的到来,此前一直疲弱不堪的银行理财市场,在上周开始显现出反弹的端倪。根据银率网的统计,尽管上周其他中长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有所下行,但投资期限为1个月以内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较前一周上升0.21个百分点。

对此,某国有银行理财师表示,超短期或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上行,与市场短期内资金面的紧张有一定关联。“9月末恰逢季末和月末重叠的时间节点,短期内资金面或会出现一定的紧张局面,银行提高短期产品的收益率,也是为了吸引资金流入保证流动性。”

而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看,周四央行进行了8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市场分析称,季末、长假等季节性因素增添了短期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央行本周或有意通过延长逆回购期限等方式向市场提供更强的流动性支持信号。

事实上,9月底恰逢季末和月末,虽然银行业监管考核对流动性的季节性影响开始减弱,但并非意味着其已不复存在,而此次季末又恰逢中秋、国庆节长假,居民取现的需求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的备付压力。故而银行系统提前“未雨绸缪”提升一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来吸引资金流入,一点不让人意外。

而从当前市场表现看,很多银行延续了上周的做法,拉升了新发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资讯统计发现,对比9月初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跌破5%的情况,本周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中,6个月左右的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5.5%以上的有不少。比如招商银行发行的两款鼎鼎成金系列产品,投资期限分别为194天和196天,预期收益率均为5.7%。而杭州银行发行的一款投资期限为51天的“丰裕盈家KF01号”,其预期收益率更是高达6%。

至于双节理财产品,兴业银行9月22日至9月25日发售的产品中,预期收益率均在5.2%以上。

对此,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认为,短期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可能会有阶段性的小幅反弹。一方面因为美联储推迟加息,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了国内的市场情绪和资产价格,另一方面马上到来的“双节”和季末等因素,也可能使持续低迷的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一波小反弹。

不过从中长期趋势来看,经济增速放缓和货币政策宽松的基本面会持续下去,也将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继续下行。闫自杰建议,虽然收益持续下跌,但目前市场上收益率水平在4.5%-5.5%之间的中长期产品发行量依然较大,作为防御策略来进行配置,是投资者非常好的选择,目前稳健型投资者可以抓住机遇及时购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