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滚动资讯 - 正文

P2P资金托管 进入银行时代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殷鹏 2015-05-30 11:50: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随着监管方向的逐渐明确,越来越多的P2P借贷平台选择加入商业银行资金托管阵营。日前,P2P平台金信网宣布,将与民生银行在资金委托管理、资金结算监管等方面开展合作。

根据民生银行和金信网的战略合作协议,民生银行将为金信网提供交易资金、风险准备金、担保金等资金委托管理和资金结算监管服务。金信网用户将在民生银行建立个人账户,当进行绑卡、充值、投资、提现等操作时,都会跳转到民生银行页面进行,实现平台与用户资金隔离,避免用户资金被挪用。同时,用户可以直接登陆民生银行官方网站,查询账户明细。

2015年以来,招商、民生等商业银行纷纷发力P2P资金托管,民生银行自今年2月开放首批4家P2P平台接入“网络交易平台资金托管系统”后,不少国内知名P2P平台都表达了合作意愿。业内士人透露,在银行进行资金托管是有门槛的,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业务符合小额分散要求等都是“硬件条件”。

公开数据显示,金信网注册资本1个亿,2014年2月正式上线,到2014年底实现盈利;截至目前,拥有近百万注册用户,累计撮合交易量突破40亿元,4月10日单日成交量破亿元,成为当日除红岭创投外,唯一一家成交破亿的平台。

事实上,之所以众多P2P平台对银行资金托管趋之若鹜,主要源于监管政策逐渐明确和第三方资金托管在运营中凸显的隐忧。

进入2015年以来,针对P2P平台的资金托管问题,监管层频频吹风。近日,有媒体披露监管层内部上报的有关网络借贷业务监管规定的草案稿已初步成形,要求网贷平台在保证业务资金独立性的同时,需选择不具有关联关系的银行作为托管机构。

有业内人士分析,传统第三方支付公司参与的P2P资金托管模式存在诸多漏洞,目前P2P平台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所有资金,是统一存放在以支付公司的名义开具的银行账户中。第三方支付内部账户之间的资金转移,在银行系统里并不体现,即便支付公司挪用,银行也无法有效甄别,这是让监管机构最为担忧的地方。

金信网首席运营官安丹方表示,“当我们把信息交给第三方时,有诸多担心。首先,第三方支付如何做好自己的风控;其次,第三方支付如何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服务;最后,第三方支付如何保证自己以后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目前已有第三方支付获得大量P2P平台数据的同时,业务开始涉足财富管理和P2P同业。她认为,把资金托管给不具有关联关系的银行是大势所趋,而托管不规范的平台将在监管的洗牌中遭到淘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