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滚动资讯 - 正文

银行业感受自贸区创新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玉 2014-09-2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自贸区挂牌一周年,深度参与其中的银行业的业务进展怎样,又有些什么感受和期待,记者近日对相关银行及其自贸区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跨境人民币业务深受欢迎

“跨境人民币借款深受企业欢迎,操作性强。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对于企业自身的系统有一定的要求,目前主要的客户是大企业。”中行上海市分行国际结算部总经理张欣园告诉记者。

企业希望通过自贸区的平台,打通境内外两个市场。在国务院关于自贸区的总体方案设计中明确提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

对于两个市场中可能存在的套利行为,中行自贸区分行副行长孙蕾指出,要把实体经济的服务打扎实,二级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自贸区集聚了大量的贸易类客户,目前来看,已出台的在通关便利、跨境资金往来上的政策对企业有很大帮助。”孙蕾表示。

自贸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在政策的指导下,银行结合客户的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工行自贸区分行行长周宏表示:“自贸区的业务,很多是全行联动,包括跨省和海内外的联动。”

至于跨境业务的有效展开,孙蕾告诉记者:“国际结算部负责对政策做详细解读,并在辖区推广;自贸分行作为业务前言,尝试创新产品,为分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为人民币回流建立了一条合法合规的业务通道,而双向资金池业务的发展则为人民币建立了在境内外良性循环的途径。

农行上海市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朱楹这样对记者评价:这两项业务都扩大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道,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范围,可以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在境外的认知程度,进一步促进跨国企业将人民币纳入其全球资金管理的范围,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资金清算中的业务份额,改善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自贸区将成银行全球资管的排头兵

“客户最关心的是投资便利性,融资便利性和全球低成本现金管理。”建设银行自贸区分行副行长林宇灵指出。

各家银行负责人均表示: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综合效应将有长远意义。

“后半年的外资企业入驻比例在明显上升。”林宇灵指出。

自贸区的金融业务创新拓宽了企业举借境外资金的渠道,也缓解了境内银行的资金压力。“在目前境外资金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区内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促进银行加强境内外联动、提高银行全球一体化服务水平开辟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交行上海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须超告诉记者。

“我们未来将会把传统项下的资产管理业务放在分账核算单元下进行尝试,具体的细节还在设计。”周宏告诉记者。

朱楹说:银行可以通过横跨境内外多个金融市场的衍生业务交易,设计与组合不同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避险、投资甚至是套利的各项业务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

业界盼望统一监管

伴随自贸区新的制度设计,银行监管方式也在创新。“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当中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从事前审批转到事中和事后监管,包括人行、外汇局和银监局等部门出的很多风险管理的要求都体现了这个方面的变化,从原来直接行政之手慢慢在向事中,事后监管的无形之手转变,这对我们银行来说既需要尽快适应,同时也是给了我们更大的空间。” 朱楹表示。

对于未来自贸区的监管,银行从业者有一些期盼。

首先,在金融市场方面,包括黄金国际板等国际板市场的兑换、资金清算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二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模式创新。怎样既把握住大局,又不过多干预和影响微观个体的经济行为,保持微观个体的创新活力,在管好总量的原则下适当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创新空间需要监管部门考虑;三是“展业三原则”的执行。作为银行,希望监管部门在这方面给一些指引和指导。

“目前有很多部门都可以管银行,人行可以管理,外汇局可以管理,银监局可以管,管委会、金融办也可以管,等等,包括我们的数据报送,都要多头报送。我们还是希望能有一个比较整合的监管,统一监管要求,希望各个监管部门也尽快磨合,尽快协调,创造一个更好的金融监管环境。”朱楹告诉记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