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商业银行大健康场景金融初探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商业银行大健康场景金融初探)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平台运营中心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健康产业移动化需求飞速增长,催生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新形态。疫情爆发以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愈加深入,新的技术异军突起。商业银行应主动依托金融科技赋能,围绕健康和养老新业态,构建属于自身的大健康场景金融生态圈。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背景及趋势

大健康产业,是指围绕国民健康相关的一系列产业,涉及的行业多、范围广,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阐释,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可以阐释为围绕着医治疾病、预防健康问题、提升保健水平的完整产业链。它包含医疗服务、医药器械、医学科研等疾病相关产业,也包含运动养生服务、康养旅游、咨询科普服务行业,以及近些年国内热度不断提升的医疗美容服务。

由于我国人口总量较大、老龄化社会逐渐来临、民众的健康医疗需求持续攀升等因素,进一步提高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潜在需求逐渐迫切。一方面,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均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老年病和亚健康等问题趋于严重。另一方面,消费升级迅猛来袭,人们对生活尤其是健康生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党中央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后,全民健康管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大健康产业被视为未来拉动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一大支柱。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6万亿元。综上,智慧医疗、居民防养等大健康产业未来将具有广泛的发展市场。

目前,大健康产业链中存在的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用户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获得相关健康服务成本较高的冲突。虽然居民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去三甲医院就诊、获得良好的就医机会,仍要付出不少的时间、资金成本。而医美、保健行业,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民众想要获得优质的商品及服务,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辨别。2、企业方面,生产制造行业如医疗器械厂商,面对的是后疫情时期资金链的压力,急需降低资金成本、寻求更合适的融资。而轻资产性质的公司如问诊、医美、康养相关平台除了资金需求外,提升客户黏性、占据客户市场尤其是中老年客群,也是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发展正加速改变传统大健康行业模式,移动化、人性化、差异化未来将成为大健康行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爆发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发展,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监测疫情、行程检测、整合资源、线上就诊等多个环节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居民对移动化大健康的需求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解决健康服务消费者的痛点并搭建大健康产业服务平台,成为当前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银行探索大健康场景金融必要性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大健康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产业及健康医疗模式将发生变革,健康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在此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借助政策红利,参与并助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并逐步围绕自身优势打造良性运转的大健康金融生态圈,在新兴产业中占据先机,成为自身发展升级的重要契机。

目前,现有的银医服务还是主要集中于布设物理设备、借助电话银行、发行联名卡等线下模式服务医院及客户,虽然正逐步通过网上银行、移动客户端等线上渠道,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购买药品、医疗咨询等服务,但场景建设还较为单一。

而生态场景的搭建与经营是引客、活客、黏客、留客的必经路径。现在的银行竞争更多的是场景以及各类场景整合能力的竞争,占有入口才能有流量资源,才能占有消费需求与服务供给。传统以金融为核心的单一维度商业模式已难以吸引年轻客户,必须寻求新的业态,从低频、非场景化服务向高频、场景化服务突围。随着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的发展,金融服务正逐步嵌入生态场景中。银行可以打造大健康内容生态圈,通过连接各类健康医疗场景,融入更多金融与非金融需求,提供高频次服务。因此,构建大健康金融生态圈,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突破自身APP 场景非高频的瓶颈,顺应产业数字化发展并进行场景延伸。同时探索大健康场景与商业银行业务联动的新模式,也可推进大健康服务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有机链接。

三、银行构建大健康场景金融方向

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积极引入并自建多样化的健康场景应用,打造商业银行特有的“互联网+健康”平台,实现金融服务的场景化,构建起适应自身发展、有特色的大健康金融生态圈。连接客户、医生、医院、医药医疗器材厂商、互联网平台公司、保险公司等多方,打通从B端到C端之间的路径。通过向客户提供一揽子互联网大健康服务,打通并覆盖大健康领域全场景,实现互联网大健康场景与商业银行大健康金融业务联动,逐步构建“一站式”的综合大健康服务版图。

(一)打造智慧医疗生态场景,提供在线医疗服务

商业银行可以发挥已有的数据、信息交互等优势,在自有生态场景基础上,通过丰富场景建设或接入第三方平台接口,培养客户使用银行APP获得医疗服务的习惯,为商业银行大健康金融服务,乃至商业银行其他各条线业务引流、蓄流、促活。

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深入场景嵌入、优化客户体验。商业银行通过自建场景,深度切入医疗服务。智慧医疗建设可以为银行用户提供集预约挂号、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医药服务、电子健康档案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提高用户就医便利性,并且让商业银行在拓展自身业务服务范围外,通过银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获客能力和客户黏性。目前,已经有部分地方性银行和第三方支付App和当地医院合作,客户可通过银行场景进行预约挂号、支付缴费、报告查询等,这种场景有效的提升了客户对App的忠诚度。而接下来,银行如果能够借助自身优势,构建连接医保平台、医院、客户之间的场景,让客户更便捷的看病、报销,就能进一步深化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业务发展,如资金增值服务、在线金融业务等。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在平台上做好接口聚合,通过与互联网大健康企业开展跨平台、跨行业的战略合作,丰富生态场景。鉴于银行并非互联网医院本身,故银行的定位应该是医疗健康资源的整合端和推介端。各家商业银行基本都开发了自己的移动银行APP,但是能与医疗健康生活圈平台互联互通的还比较少,能够为客户提供医疗附加服务的也很少。手机银行APP通过开放API接口、提供SDK嵌入、接入公共H5等方式接入第三方入口,在手机银行APP里部署第三方的大健康APP微应用场景,实现手机银行APP 与医疗健康生活圈平台互联互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移动问诊、在线医疗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二)丰富低碳健康生活场景,撮合健康生活服务

近年来,低碳出行、健康运动、康养旅游等健康生活方式正逐渐流行起来,商业银行可以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完善低碳健康生活场景建设,为相关信息、产品、服务提供组织撮合入口。

一是搭建低碳健康场景,配置权益设计相关活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融合多种低碳行为的场景,结合权益兑换,引导客户从出行、消费、生活等方面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例如,商业银行可以与绿色出行企业合作,增加其支付场景入口,通过读取记录,结合相关数据及日常步行等行为,计算碳减排量情况。用户可以根据碳减排量,兑换相关权益。通过搭建这种门槛低、操作简单、权益丰富的健康生活场景,深度融合用户日常行为,可以增强银行App用户使用粘性。建设银行为倡导绿色出行,策划的“酷跑寻宝之旅”活动,用户通过在建设银行App里完成签到、累计行走等行为,获得抽奖机会,得到个人碳减排量,可以兑换丰富的权益。

二是与康养服务平台合作,构建康养体验集合场景。市场的扩大和转型为康养旅游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银行可以通过搭建平台,接入各地康养项目入口,进一步丰富场景建设,以场景为抓手,提供康养景区宣传介绍,包含当地、住宿、景点、购物、休闲、养老服务等内容,让客户能够在场景中了解康养项目,线上预定康养服务。

(三)创新大健康增值服务产品,提供健康金融服务

通过智慧医疗生态场景及健康综合服务平台能够收集到用户数据,建立起用户健康档案。将建立的用户健康档案与我行现有数据进行整合,可以进一步赋能行内金融业务,细化形成一个个具体产品。

一是与相关公司机构合作推出嵌入场景的消费贷款服务。如近几年发展迅猛的医美市场,市场规模已达两千多亿元,单笔交易往往客单价较高,前期市场上有很多不合规的第三方机构介入,导致医美分期市场乱象频发,商业银行构建大健康生态圈,可以推出针对医美消费的贷款产品,构建合规产业生态环境。

二是商业银行可以合作在线上场景中开展保险业务。目前国内互联网保险规模达到2900亿元,其中寿险占到约70%以上,随着国家监管部门出台行业规则文件后,市场上目前预计只剩二十余家机构可以完成主流产品险种的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契合线上就医等场景,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线上保险业务,以银行信誉背书提高区分度,将有效扩展市场,增强用户黏性。

三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健康场景开展大数据精确营销。基于和多方合作搭建的生态场景下,商业银行能够获得多角度的信息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够进一步解析客户需求痛点。洞察用户需求后,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微信等渠道推进数字化精准营销,对C端和B端实现精准营销,降低服务成本。对用户而言,通过分析消费行为习惯、信用情况、提供精准化贷款产品、分期优惠等大健康增值服务。对企业而言,融入大健康场景,能够让银行深入评估综合信用,便于让银行提供相关生产、采购、经销的相关金融产品。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革新,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面对挑战,加大金融科技力量建设,围绕大健康产业搭建生态场景,进一步通过互联网移动金融获客、活客,获取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实现传统大健康行业与商业银行业务战略性协同、跨越式发展的双重使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建设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