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跌至3.55%!还能买吗?怎么买?)
流动性宽松令收益率承压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长三角地区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55%。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上升1BP,为3.56%;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与上期持平,为3.58%;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下滑4BP,为3.56%。
从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长三角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46点至85.00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7点至87.5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9点至81.23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流动性相对宽松,是导致银行理财收益率承压的主要原因。“6月份,受MLF资金大量到期,特别国债发行回笼流动性等因素影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加快,并规定公开市场操作时间,进行预期管理,呵护态度明显。”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飞旭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主要体现在将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总量维持在合理水平,因此导致银行理财平均收益和价格指数下滑。
“在市场资金面宽松不改的情况下,预计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陈飞旭称。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银行理财产品投向以固收类资产为主,而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与市场流动性也有较大关系,目前来看,经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流动性将维持宽松局面,银行理财收益率仍有一定下行空间。
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
2018年以来,随着多项监管政策的推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方向明晰,长三角地区银行亦持续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
今年6月,长三角银行理财的发行量有所提升,发行指数环比上升2.06点至72.17点。从产品申购量占比看,长三角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为22.08%,环比上升3.05个百分点。
从净值产品存续量看,6月份,长三角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568款,环比上升674款。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2719款,环比上升578款;江苏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1774款,环比上升365款;上海市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1423款,环比上升344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看,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6.27点,环比上升0.73点。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7.21点,环比上升0.83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6.38点,环比上升0.50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8.42点,环比上升0.63点。
从业绩表现看,6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09点至76.5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34%,环比下滑7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33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06%,环比下滑34BP,较基期下滑105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5.47%,环比上升102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6%,环比下滑15BP,较基期上升11BP。
拉长投资期限锁定收益
“在收益下行的背景下,如果想防止理财收益持续缩水,可以购买期限更长的理财产品,但要确保期间不会用到这笔资金。”刘银平表示,“或是购买风险更高的理财产品,但此类产品的净值波动更大。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流动性需求和风险偏好,购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近期股市火热,是否会对银行理财收益产生影响呢?对此,刘银平认为,虽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大部分产品都配置了少量股票等权益类资产,股市火热有利于推动部分产品净值增长,但债市表现不佳会导致净值下跌。“整体来看,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与产品资金投向和金融市场表现有较大关系。”刘银平称,
此外,有机构提示投资者,虽然目前国内疫情持续好转,但投资仍需考虑多方面风险因素。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