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科创板倒逼服务升级 银行争先创新信贷产品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魏倩 2019-05-15 06:4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科创板倒逼服务升级 银行争先创新信贷产品)

科创板推出在即,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寻机深度参与。昨日,浦发银行在上海发布科技金融服务2.0版,主要聚焦科创板客户培育。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革新,科创板的开设吸引了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就银行而言,已有南京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以科创板设立为契机,或推出服务科创板企业的方案,或升级已有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升级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为全面配合科创板设立,浦发银行昨日宣布升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浦发银行副行长王新浩表示,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赋能,持续深化对PE、VC及大型龙头科技企业的服务,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方主体合作共建、共享的科技金融生态圈,以解决各方主体的核心需求和痛点,实现金融服务定制化、精准化和差异化。

记者获悉,该方案核心点有三:一是对标科创板上市标准,全新推出万户工程客户培育库,选择高成长的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培育;二是对通用类科技金融产品迭代优化;三是全面赋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该服务平台,从投资人单项查找、筛选被投项目,到在投资人与科技型企业之间进行双向赋能。

“通过产品迭代,我们希望实现三个目标:通过利率前低后高的安排,帮助科技企业降低早期融资成本;通过加载投贷联动模式,避免科技型企业股权稀释;通过迭代信用类融资贷款,减轻科技企业抵押担保的负担。”浦发银行总行科技金融中心主任袁蕊昨日表示。

这是银行参与科创板的最新动向。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已有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表示以科创板设立为契机,或推出服务科创板企业的方案,或升级原有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譬如,上海银行曾走访上交所、券商、拟上市客户等了解相关进展和需求,完善对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产品服务方案,为科技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南京银行也形成了服务科创板企业的详细方案。该行副行长刘恩奇表示,“早在科创板推出之初,就启动了针对科创板企业金融服务的专题研究,以贴近市场实际,满足客户需求。”据悉,该行未来将围绕科创板企业做出新的制度设计和产品安排。

以创新信贷产品为主

据记者了解,与券商、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参与科创板项目承销、投资等业务所不同,银行参与科创板,大体上还是围绕创新信贷产品、支持科创板企业融资为主,再辅以开户、在线记账及报税等配套金融增值服务,或代销科创板基金。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是较早布局科创板的银行。记者获悉,该行推出了“科创企业服务大礼包”,重点聚焦便捷开户、专属贷款、降低成本、普惠理财、增值服务等五方面。

科创型企业的特征是一般处在高速成长期,但大多是轻资产(多为专利技术),潜在风险较大,银行在考虑金融服务时,其设定的信贷标准和门槛也有别于传统企业。回溯过去几年,银行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视力度渐增,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

例如,在融资产品方面,浦发银行上海分行推出的专属“创客贷”,就重点关注轻资产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人才和技术,同时参考创业者的从业经历、团队情况、外部认证等维度,结合创新性的“打分表”模式,根据企业需求来匹配相应的信用贷款额度。

在机制上,设立专营机构的形式也较为普遍。譬如上海农商行,早在2012年就设立了上海首家科技专营支行——张江科技支行,专门服务科创型企业。

对于银行参与科创板的意义,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看来,一是倒逼银行服务升级,二是带来庞大的潜在客群,三是促进风控体系转型升级。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浦发银行科技型企业客户超过3万户,与2016年的数据相比已实现翻番;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00亿元,较2016年增长50%;科技型企业投贷联动客户数逾500户,签署战略合作基金近百家,基金托管数逾550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浦发银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