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商业资讯 - 正文

千方科技付长青:大数据赋能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来源:数字科技网 2021-05-13 14:35: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千方科技付长青:大数据赋能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交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千方科技总工程师付长青受邀“2021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创新论坛”,并发表“大数据赋能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探索”主题演讲,与行业嘉宾分享了千方科技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方法论与落地实践经验。

“随着城市交通治理需求越来越复杂,交通治理手段也走向‘大数据+交通综合治理’”付长青在会上介绍到,“以全域交通解决方案为指引,千方科技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方法论——‘1+2+7+N’,即‘一个基础、两大工程、七大综合治理手段、多个重点治理场景’”。

“一个基础”是以大数据赋能作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基础,在治理前、中、后三个阶段强调大数据对交通治理的赋能作用;“两大工程”为精细化交通组织工程和智能化交通管控工程;“七大综合治理手段”是路网结构优化、交通组织优化、交通工程优化、停车管理优化、慢行交通优化、公交系统优化和科技管控提升;多个重点治理场景包括学校、医院、商业街、产业园、交通枢纽等。

大数据创新应用赋能交通治理新路径

“大数据是支撑综合治理的基础,它由四大类数据构成,”付长青提到,这四大类数据包括政务数据、运营数据、互联网数据和物联网数据,“完整的全要素数据为交管部门与住建委、城管、街道等各部门协同合作提供了大数据决策支持和服务,任何部分的缺失都会影响治理效果。”

而与以往传统智能交通项目建设不同,在“1+2+7+N”方法论的应用实施过程中,千方科技秉持全域交通理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成因、确定方法、效果评价”的新路径,将大数据应用贯穿于综合治理始末。

“以滨江区域综合治理项目为例,治理前,我们以数感知,找准病因,依托多源大数据、1万多份网络调研问卷及现场勘查调研,用数据为道路交通通行情况进行画像,分析出行方式结构,为治理方案提供施策方向和数据支撑;治理中期,通过整合政务数据、运营数据、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等全要素数据,千方科技通过内外部组织优化、停车资源挖掘、潮汐车道规划等方式实现‘综合治理,对症下药’;治理后期,千方科技通过数据量化评估,对比治理前后变化,对治理结果持续负责。”全要素数据的融合应用,也为精细化、智能化两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施策方向和数据支撑。

多元综合治理手段锚定城市交通治理需求

当前,交通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上升期,付长青表示:“交通管理从信息化时代跨入到大数据时代的标志就是业务智能化,业务智能化的前提就是大数据为业务进行全面赋能。”

基于一个大数据赋能基础及精细化、智能化两大类工程,“1+2+7+N”方法论通过将大数据与宏观交通组织、微观交通组织、指挥调度、事故预防、信号优化、公交优化、停车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手段,对学校、医院、商业街、产业园、交通枢纽等多个治理场景展开全面“问诊”。

以杭州市滨江项目为例,付长青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在七大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与日常出行息息相关的信号优化方面,滨江区通过大数据对区域路网进行了全面研判,部署了8个算法子区,实现对滨江区24条干线、307个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优化,“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不单是信号配时优化,同时也结合了空间优化,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路口通行效率。”

在公交优化方面,千方科技采用大数据实现交通热点集散OD分析,了解区内出行特征,定制切实可行的公交优化方案。滨江区累计开通地铁接驳专线30条,学校求知专线57条,医院专线5条,企业专线43条,社区专线6条,日均服务人次超37000次,有效提高了公交分担率,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在停车管理方面,基于大数据的绿色停车位需求分析,千方科技通过大数据盘活交通热点区域周边停车资源,打通线上线下数据共享通路,助力实现停车资源联网,建立线上+线下停车诱导系统,助力滨江区实现停车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

“我们在区域内共规划设置绿色车位151个,临时泊位69个,全天泊位1216个及夜间泊位407个,通过精细化手段实现有序停车。”在停车资源紧缺的医院内部区域,实行停车预约制度,避免医院门口机动车“排长龙”现象。

滨江区综合治理项目是千方科技“1+2+7+N”城市综合交通治理方法论的首次应用实践,同时也成为行业内大数据+全域交通综合治理的“样板间”。据介绍,滨江区互联网产业园经治理后,园区核心道路延误指数预计下降5%,全可变潮汐单行车道通行能力提升20%,公交分担率提升5%。

有赖于全域交通解决方案落地样板间的技术创新与实践经验,未来千方科技将助力更多城市找准城市交通“病因”,通过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城市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让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真正显现实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