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江苏制造业贷款余额恢复性增长 合规境外投资开绿灯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江苏制造业贷款余额恢复性增长 合规境外投资开绿灯)

目前,金融正逐渐向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本源回归。

1月15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2018年金融支持制造业交流大会召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获悉,截至2017年末,江苏制造业贷款余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3.9%,同比2016年多增达1167亿元。

同时,2017年江苏主要金融机构对制造业发展的15个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3295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超过全部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14.2个百分点。

2016年是江苏制造业贷款的低谷。作为对《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具体落实,2016年,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牵头组织实施了“江苏金融支持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16-2020)”。

目前,诸多措施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对江苏而言,制造业贷款总量的回升,是经济向好和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重要信号,意味着制造业融资占比与产业结构调整更趋一致。

未来,如何形成更好的合力,促使更多的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将是江苏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砝码。

更多支持中小微企业

实体经济贡献了江苏约85%的经济总量。

“让更多的金融资源精准进入制造业。”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做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引导更多金融之水流向制造业。

目前,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已对银行的考核机制进行调整,将金融支持制造业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其次,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使用上,鼓励金融机构向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领域倾斜。

自2016年以来,江苏制造业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275亿元,制造业上市公司通过首发、增发等方式融资1989亿元。2017年,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向辖内73家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187亿元,再贷款累计发放额和机构覆盖面同比分别提升273%、35.2%。

这些激励性政策,使得金融资源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提升、产业集群聚集、技术改造等领域持续发挥作用,优化了资源配置。

以中国银行(4.180, 0.09, 2.20%)江苏分行参与的开发区特色产业集群的孵化与培育看,仅在南京、无锡两地,就已向智能电网、信息产业和节能环保3个产业集群提供资金67亿元,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对比之下,截至2017年末,江苏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同比净下降8.7%。

不过,仅以银行的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仍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如何依托现有金融市场,善用全国的金融资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从2012年以来,江苏重点推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其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额(剔除央企后)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制造业企业从中受益良多。近两年,江苏制造业企业发行各类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1503亿元。

这为实体经济拓宽了融资渠道,并利用龙头企业的聚集效应,更好在产业链上对其他中小微企业进行了支持。

同时,借助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到2017年末,已促成融资1.87万笔,总额1.03万亿元,笔数和金额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裁陆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仅在2015年,徐工集团帮助上下游企业成功办理238笔融资、总金额147亿元,有效降低了许多企业的成本。“目前正探索集团与人民银行系统的直接接入,希望打造全国第四大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模式。”

助力“走出去”

除了在当地进行投资,从产业转型升级角度看,企业“走出去”是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一步。那么金融如何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张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人民币、外汇之间存在套利的冲动,因此,监管部门将对境外的“实体投资”给予重点支持。

经过测算,境外直接投资业务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登记之后,目前在江苏企业的真实合规的境外投资业务可以当日办结。据张奎介绍,南通某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设产业投资园,是江苏打开非洲市场的桥头堡,已累计汇出对外投资资金近2000万美元,并且是快速到账。

此外,张奎表示,在2016年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实施后,积极鼓励境内机构合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江苏2017年选择全口径跨境融资模式的企业529家,融资签约金额折合人民币560亿元。

以泰州医药高新区的资本项目收入兑换便利化试点看,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不提供相关单证的情况下,直接在银行办理支付兑换,仅半年时间的金额就达到了3120万美元。

此外,还鼓励企业和银行合理私用外汇或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汇兑成本。某无锡企业最终确定以人民币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共汇出对外投资资金6.1亿元,减少汇兑损失约1000万元。

企业“走出去”对人民银行系统来说,也面临着政策的再创新。张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已有国内制造业企业想投资境外的金融机构。“这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话题,涉及政策复杂,目前正在积极协调各个部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