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行业点评:外资偏爱银行股,QFII 红利最受益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马祥云 2020-05-1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5月7日,央行、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明确并简化了QFII、RQFII投资管理要求,以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我们认为跨境投资的政策红利将充分惠及资本市场,尤其利好银行业。

投资要点n本次政策红利核心:1)放松汇兑管制;2)取消托管人数量限制。

我国2002年推出QFII制度、2011年推出RQFII制度,引导外资进入金融市场,制度出台以来已多次提高投资额度限制、放松管制等,外资也积极通过QFII/RQFII、沪深港通两大主渠道持续增持A股甚至深远影响估值体系。本次新政是跨境投资又一个里程碑。

关于汇兑管理的监管松绑,是真正利好境外投资机构的政策红利,包括允许合格投资者自主选择汇入资金的币种和时机、大幅简化境内证券投资收益的汇出手续(以前要求提交专项审计报告和税务备案表等材料,新政改用完税承诺函替代)等。

关于托管人数量,此前监管要求QFII仅可以委托1家托管机构,RQFII不超过3家并指定一家为主报告人,本次新政全面取消数量限制并实行主报告人制度。目前,我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托管机构牌照仅授予19家商业银行,而托管业务一方面增厚银行手续费收入,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提供代客外汇衍生品业务等服务来拓展收入,取消数量限制后机构投资者有更多元的选择,同时利好拥有托管资质的商业银行(2014年后一直没有新批牌照)。

取消投资额度限制此前已有预期,且目前额度宽松,短期影响微弱。

本次新政全面取消投资额度限制,包括渠道的总额度上限及每家合格投资者自身的投资额度上限,而在此前的监管体系中,一方面QFII/RQFII分别设有3000亿美元/1.99万亿人民币的渠道总额度上限,另一方面各机构也基于自身的总资产或AUM设有额度限制。不过,我们判断取消额度限制短期内对投资总量影响微弱,对单家机构可能有影响,因为:i)总量角度,目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宽松,实际获批额度远低于渠道上限,4月末QFII获批额度1146.59亿美元,尚不足额度上限的39%;RQFII也仅使用36%(7130.92亿人民币),且21个RQFII试点地区中额度使用率最高的新加坡、香港也仅使用了78%、73%。

ii)对于单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取消额度与资产规模挂钩的限制后,将有更大空间增加投资。目前QFII额度TOP3分别为澳门金融管理局(50亿美元)、阿布达比投资局(50亿美元)、韩国银行(30亿美元);RQFII分别为南方东英资管(461亿人民币)、领航投资澳洲(300亿人民币)、易方达资产香港(272亿人民币)。

此外,外汇管理局实际上已于2019年9月宣布将全面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及RQFII试点区域限制,所以本次政策落地并没有超预期的新增内容。

QFII长期重仓银行股,估值回调后的核心银行最受益新一轮外资入场。

投资总量角度,根据央行披露的“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外资3月末合计持有股票市值1.89万亿人民币,而沪深港通3月末合计持股市值为1.45万亿人民币,占外资总持股市值约77%,是外资入市的第一大渠道,由此估算,QFII及RQFII等其它渠道合计持股市值不超过4382亿。自2014年陆股通启动以来,QFII及RQFII持股市值增长缓慢,原因在于陆股通投资更便利,无需繁琐审批,而这也是监管层多次放松QFII监管规则的原因之一。本次新政后QFII渠道吸引力有所提升,预计规模将重新开始增长。

行业配置角度,Wind以上市公司一季报十大流通股东为样本数据,统计QFII重仓前三大行业为银行、医药、家电,而银行在样本数据中配置比例高达33%,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部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也具备QFII资质,因此将大量的战略持股合并统计,例如宁波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北京银行(INGBANK)、南京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无论如何,盈利稳健、高股息率、估值安全的银行股本身就受外资青睐,我们认为目前海外流动性风险逐步消退,市场预期企稳,外资可能迎来新一轮入场,估值回调的核心银行将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坚定推荐核心银行股三条主线。1)核心资产定价权回归的招商银行;2)基本面转型升级的平安银行;3)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建设银行(H股)等国有大行。此外,我们也积极推荐高盈利增长、高ROE、高资产质量的宁波银行。

风险提示:1)疫情冲击宏观经济,造成银行资产质量承压;2)银行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存款成本下行困难,净息差快速收窄;3)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受疫情冲击,盈利恶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