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商业资讯 - 正文

文旅“双十一”消费观察:旅游市场全面开花,囤券消费渐成常态

来源:消费者报道 2025-11-14 09:40: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文旅“双十一”消费观察:旅游市场全面开花,囤券消费渐成常态)

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胡文静

2025年“双十一”期间,文旅市场呈现多业态全面增长、囤券理性化、渠道创新深化三大特征。OTA平台与航空公司、酒店、主题乐园等品牌联手掀起促销热潮,“高性价比通兑”“全程不加价”“不约可退/过期可退”成为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飞猪平台开卖24小时后,300个商家活动商品成交额较去年翻倍。万豪国际酒店集团、长隆旅游度假区、全日空航空、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中国南方航空、开元旅业、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品牌商家GMV(商品交易总额)纷纷破亿。

总体来看,此次“双十一”期间旅游市场呈现全面开花态势,航空公司、酒店、主题乐园、旅行社、邮轮等多元业态均实现显著增长。消费者从 “盲目囤货” 转向 “精准锁权益”,行业则从 “价格竞争” 升级为 “价值与体验竞争”。

酒店:通兑套餐成标配,核心权益直击痛点

据飞猪11月11日发布的“双十一”TOP50销量榜,前50名中酒店类产品占比超过80%,开元、万豪、洲际、华住等品牌的“通兑套餐”表现突出。这些套餐普遍具备可拆分使用、全程不加价、含早餐权益等核心优势、例如,999元“开元酒店全国18店3晚可拆含早通兑”,777元起的三晚可拆分使用、含双人早餐“万豪集团370+店通兑(享积分房晚)”。通过一份套餐覆盖全国多店、多场景的灵活性,精准击中消费者“囤券备用、错峰出行”的需求,开元旅业、万豪集团推出的品牌爆款套餐销量均破10万套,GMV破亿。

高端酒店品牌深度下沉,万豪、洲际、希尔顿等奢牌打破“高价壁垒”,推出高性价比通兑套餐,实现“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平衡,推动高端住宿消费大众化。此外,酒店品牌从 “依赖平台卖货” 转向 “亲自下场自播”,连锁酒店与奢牌酒店共同掀起自播热潮,以 “员工专业讲解+实景云看房” 模式,实时展示房型配置、卫生间布局、窗外景观、早餐时段等细节,比传统图文介绍更具说服力。

机票:跨境需求爆发,次卡产品成“囤券”新宠

据飞猪消息,截至11月4日24时,“双十一”机票次卡、随心飞类商品已累计售出超60万件,其中跨境机票次卡占比近八成。南航国际单人经济舱含税机票卡、全日空经济舱双人含税机票卡、东航全球飞单人往返经济舱含税机票卡、国航飞全球单人往返经济舱含税机票卡、日本航空经济舱单人往返含税机票卡等十多个活动商品成为爆款,销量均超过10000件。其中,南航国际单人经济舱含税机票卡单品销量超过90000件。

近几年首次参与飞猪“双十一”的国泰航空和亚洲航空也取得不俗成绩。飞猪数据显示,经济舱单人单程含税机票卡、经济舱双人同行往返含税机票卡等国泰航空活动商品已累计售出近20000件,亚洲航空的活动航线机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80%。

据调研,性价比是影响消费者“双十一”下单机票次卡的首要因素。资深民航专家、广外南国商学院教授郭佳表示,优惠的价格和更加灵活的出行日期,是机票次卡、套票受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也是航司和OTA平台创新产品和体验的新趋势。机票促销新方式让航司和消费者双向奔赴,推动实现“供需两旺”的局面。

综合度假:销量狂飙,多家旅行社、乐园成交额破千万

据飞猪消息,截至10月29日24时,双11乐园门票及玩乐套餐累计销量已超100万件,其中海内外门票、出境游跟团游、国内邮轮等活动商品累计销量已大幅超越去年双11全周期。包车游、签证等活动商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50%。截至目前,旅行社、乐园、邮轮等度假型商家中,双11活动成交额破1000万的商家数已大幅超越去年全周期。

文旅行业“双十一”消费趋势总结

消费者不再盲目囤货,而是聚焦产品的“权益确定性”和“使用灵活性”。例如,产品是否全程不加价、可随时退改、可拆分使用、全国多店可通兑成了消费者选择下单的主要因素,以“提前锁定旅行权益、规避高峰加价”为核心逻辑,囤券行为更趋精细化。

渠道上更倾向于多元化,酒店、航空公司纷纷布局自播、私域等渠道,降低对OTA平台的单一依赖,同时通过直面消费者的方式提升品牌粘性,行业竞争从“价格竞争”升级为 “价值与体验竞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泰航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